☛文章收集隆基、通威、协鑫、晶科、阿特斯、中环、天合等7家营收超500亿元的光伏龙头组织架构,给人力从业者和求职者提供参考。
▲组织层级
管理层级以三级为主,总部—事业部—基地,隆基绿能、通威股份名义上有四个层级,实质管理为三级,最精简的是晶澳科技,名义上为三级架构,实质上为二级管理模式。
▲部门设置
总部一般设置强管控的研发中心和营销中心,另外设置供应链中心、人力中心、总经办、财务中心、法务中心,审计中心等职能部门。
事业部一般为3-5个(4-8个模块),包含硅料/硅片事业部、电池事业部、组件事业部,智慧能源事业部以及材料事业部,储能事业部等,中环、晶澳等公司仅包含3个事业部。硅料、电池及组件事业部多数仅有制造职能,无研发和营销职能,一切以基地为中心,但协鑫集团事业部(旗下上市公司)有独立的营销中心和研发中心,事业部职能较为完善。晶澳科技等企业事业部不设置职能部门,管理非常精简。
基地一般设置总经办、综合部、财务部、工程部、安环部、人力部、采购部、设备部、技术部、质量部、生产部、计划运营部等。
▲研发板块
研发板块职能一般为集团强管控,旗下设置硅料、硅片、电池、组件、材料等细分研究院。
▲营销板块
协鑫集团等公司事业部会单独设置营销管理部,通威等多数公司营销管理中心直接设置在集团,事业部不设置营销部门。营销职能包含客服、质量、成本、仓储、生产规划、品牌、市场等细分职能,按照产品或者国际/国内分不同的板块。
▲未来需要继续思考的问题
整体来看,光伏企业管理层级合理,一般2-4个层级,管理幅度合理,一般4-8个板块,沟通界面清楚,权责划分清楚。但可能需要继续思考以下问题:
目前整体管理和分工相对明确,但随着光伏千亿级企业越来越多,公司都积极布局材料、储能、氢能等板块,公司业务板块越来越复杂,集团、事业部、基地权力划分需要进一步明确,另外就是新进入的板块业务模式可能与光伏产品逻辑有差异,需要思考职权如何划分及管理帮扶机制如何建立等。
晶科,中环等事业部设置人力等职能部门,也有公司事业部不设置职能部门,那么需要思考什么情况下事业部需要配置职能部门,配置哪些职能部门。比如管理的基地数量达到多少,需要做强做实事业部,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目前的基地布局都是全产业链布局,多数基地都包含硅片、电池及组件,集团也设置了对应的事业部,意味着基地可能需要设置三个管理团队,但有一些情况难以避免:比如对外关系,三个总经理均需要对接政府,其他部分职能可能也有交叉与重复,导致沟通可能更复杂,管理效率更低。目前部分企业将电池和组件合并为电池组件事业部或者光伏产品事业部。
如果基地较大,对应集团事业部设置下属管理团队,甚至如果规模过大,一个基地可以设置两个组件管理团队也无问题。但如果基地过小,又是硅片、电池及组件全产业链布局,设置三个管理团队会导致人力成本浪费,增加管理成本。需要研究针对不同大小的基地,如何设置管理团队,让管理更扁平,沟通更高效,成本更经济。